2001年7月初,位於瑞士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宣布透過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這是物理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基本上,這促使確認「統一性」存在於宇宙根源的科學事實跨出了第一步。(當時也曾預計在接下來幾個月或幾年內,會有不是一個,而是四個不同的希格斯玻色子被發現,那麼這就是本研究的最終步驟了)。
我們必須感謝一位科學家,那也就是愛因斯坦,是他促成此一科學上的實證。愛因斯坦以他的原子能基礎公式(或稱廣義相對論)著名稱世。但他大半輩子都致力於研究另一個理論,即所謂的統一場論。該理論預測最終只有一個場存在,這個場寓於自然界所有現象、所有力量,以及所有物質粒子的基礎處。
在差不多一百年前,量子物理學發現構成原子、分子,甚至整個物質世界的所有基礎物質的粒子,只不過是那寓於基層的場的波動。電子(充電輕粒子)來自電子力場。夸克(在一起便成為質子和中子)來自夸克力場等等。因此,物質世界的基礎組成物並非物質。
愛因斯坦曾預測說,各個不同的力場只是那寓於基礎處的場的各種表述形式,透過不同的波動方式在自然界中展現出不同現象。
這是我們熟悉的一個現象。例如,我們可以看到在同一電磁場中通過不同振動波輻能產生無線電訊號、光、微波、紅外線、X光以及其他東西。我們也知道它能同一時間內創造出各種不同現象。我們可以同時打開收音機、開燈並啟動微波爐,很清楚它們並不會互相干擾。
同理可證,應該有一個寓於基礎處的場能以不同的方式振動,進而在不同的物質場中產生不同的力場。
然而,我們用來做比喻的電磁場和存在於基礎處的統一場,二者之間有著很大的不同。電磁場的振動一定是通過外在電源所造成的。例如,通過無線電頻道發送出信號便會產生一個振動。無線電波傳播至整個力場,收音機便會接收到這些電波。但是在統一場裡卻不再有外在的力量,因為所有的力量都是由它自己創造出來的。這意味著,該力場是從內在產生振動的。
如果某個東西是從內在產生的,那它便需要具自我意識。因為只有你確認自己的存在,才能夠創造出東西。因此這力場必須具有創造力與智能。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然界萬物都是以非常聰明巧妙方式被創造出來的,而非隨機發生。
或許確實有生命的質素,有意識的質素的存在。如果統一場的事實即科學事實的話,那麼就定義而言,那個場就是一個意識場。
五千年前的古代維德文獻是這麼描述的:有一意識的領域是同時存在於我們客觀的、物質的真實之基礎處,也存在於我們主觀的、內在心理真實之基礎處的。就這基礎處,心靈與物質是聯結在一起的。
幾世紀以來,人們以為物質(大腦)創造了生命(意識),但如今似乎事實正好相反:是生命創造了物質。如果我們仔細思考的話,這的確很有道理。無論在電腦裡植入多少晶片,電腦永遠不可能有生命。已死的物質性的粒子,無論數量多寡,都無法創造生命。然而我們知道生命能夠創造物質。我們每天都不停地創造:一位木匠製作椅子,一位藝術家把一堆泥土變成一尊雕像。
五十年來,物理學家都瞭解此一事實。例如,很久以前,科學家就已經發現,電子好像知道其他電子的存在而會做出反應。電子很顯然沒有大腦,但他們卻表現出具有意識的許多特質。
此一以物理學最新發現為基礎的論述,在科學界並未被普遍接受。主要是因為科學家們花很多精神思考純物質,對他們而言,驟然接受一個完全不同的事實,這是非常困難的事。然而這些物理學的最新發現卻展現出一個非常不同的關於生命和人之本質的樣貌——一個更美麗的樣貌。
我們並不孤單,我們從未孤單過。
古代維德大師早已了解此一事實,因為他們能夠在自己意識之中的創造界基礎處體驗合一。而這是因為他們擁有那隨時間流逝而曾遭遺失的技術——超覺的技術。